“碳达峰、碳中和、碳交易”来源背景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1992年5月联合国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由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只是一项框架公约,没有规定具体的减排指标,缺乏可操作性,为此于1997年12月于日本京都召开的《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制定了《...
今年全国两会上,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成为代表委员们讨论的“热词”。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做好碳...
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巩固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成果,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2021年,将是生态环境监测“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在生态环境总思路“提气、降碳、强生态,增水、固土、防风险”指引下,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关键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在土壤和地下水方面,“十四五”期间,将构建重点区域质量监管和“双源”(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和重点地下水污染源)监控相结合的全国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以及构建土壤和地下水协同监测、管控的土壤环境风险管控体系。以掌握全国土壤环境状况...